海報制作:羅璐
本網訊 “馮博,你這個名字起得好,把博士頭銜早早預定了。”面對同事的調侃,他淡然一笑:“博士頭銜只能說明你具備干好工作的能力,要做出成績,還需要拿出在學校搞研究的干勁兒。”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2015年,剛博士畢業的馮博便扎根到金沙江水電建設一線,先后在三峽建設公司白鶴灘建設部物資設備部、技術管理部、大壩項目部工作,并擔任三峽集團團委委員、三峽建設團委副書記、建設部團委書記。經過多部門多崗位歷練,他已逐漸成長為一名信念堅定、技術過硬、善于協調的復合型青年人才代表。
大國重器質量安全的守護者
“白鶴灘纜機規模是世界最大的,能夠安全優質的安裝投運很有挑戰。”聽到建設部羅榮海副主任這樣說,馮博心中暗下決心,到白鶴灘的第一個重大挑戰一定要圓滿完成。
來白鶴灘不久,他就感受到了金沙江干熱河谷的酷暑和狂風。“白鶴灘年均7級以上大風天氣高達241天,對纜機的塔架吊裝、繩索過江等大量高空作業的安全威脅太大了!”馮博研閱過資料后感慨道。
他是嚴謹派,常駐纜機安裝現場,反復推敲施工工藝,一絲不茍核算每一個地錨、每一根繩索受力,以確保施工安全。他又是革新者,與有關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共同研究,創新開展纜機主索過江用輔助索空中移位技術攻關,降低了施工風險并比原定方案節省5天直線工期。在各方努力下,一臺又一臺纜機安全優質安裝投運,打通了跨距1100多米的大壩施工“空中走廊”。
白鶴灘300米級特高拱壩為國之重器,馮博與工作團隊一起24小時輪流值守大壩施工現場,嚴格執行大壩混凝土澆筑標準化工藝,攻克大壩整體均衡上升等一系列技術難題,精細化管控施工質量和安全,全面提升工程建設技術與管理水平。目前,白鶴灘大壩施工已完成四分之三以上,全壩未出現溫度裂縫。
工程管理多面手
“建設部的科研、信息、工程進度3個管理崗位都是你負責,還要開展共青團工作,能忙得過來嗎,有什么秘訣呢?”在青年沙龍上,一名新員工這樣問馮博。
“技術部工作比較繁雜,合理分配工作精力確實是一大難題,秘訣倒是有一點,但最主要的還是認真細致,舍得投入時間。”馮博將管理學中的目標管理運用到工作中,細致制定各管理崗位的年、季、月度工作計劃,有序推進各項工作。他參與白鶴灘試驗檢測信息管理平臺前期規劃,編制《白鶴灘水電站施工總進度報告》等多篇大型報告和《科研項目管理實施細則》等多項管理制度,開展智能建造管理創新與實踐總結,組織近10次工程大型技術專題會,工作成績顯著,所在部門獲得建設公司“紅旗班組”稱號。
白鶴灘團建帶頭人
馮博入職以來積極投身三峽集團共青團工作,經過3年多的探索實踐,在施工區大黨建組織的領導下,他與團干青年們逐步構建起施工區團青工作體系,開創了團建工作新局面,得到中央企業團工委等上級組織肯定。他牽頭打造了“點亮微心愿”等多項共青團工作品牌,已在全集團廣泛開展。
左三為馮博
在疫情防控攻堅戰中,馮博充分利用團建工作平臺,組織開展了抗疫物資發放、疫情防控宣傳等青年抗疫志愿服務活動,帶領青年突擊隊堅守大壩施工一線,展現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入職以來,馮博參加的7次考核有6次優秀,他始終嚴格要求自己,坦然面對取得的成績。2021年7月,白鶴灘首批機組將投產發電,馮博將與數萬參建者一道為此奮斗,秉承“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精神,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繼續在金沙江畔書寫人生絢麗篇章。
本文文字和圖片由三峽集團團委提供
發布日期:2020年06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