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的運行實踐證明,三峽工程已成為服務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堅強支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性工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標志性工程。”5月10日下午,趙憲庚院士在三峽工程管理研討會上表示。
現年65歲的趙憲庚院士,為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
趙憲庚院士說,今年5月,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組織16位院士及部分專家赴三峽壩區參加“三峽工程管理研討會”,大家考察了三峽大壩和電站,參觀了三峽工程展覽館,深入了解了三峽工程和三峽文化,并就相關問題進行了交流,備感振奮。三峽工程是治理和開發長江的關鍵性骨干工程,自2003年蓄水發電以來,全面發揮防洪、發電、航運、水資源利用等綜合效益。十多年的運行實踐證明,三峽工程已成為服務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堅強支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性工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標志性工程。在聽取三峽集團發展歷史和生產經營總體情況的介紹后,我們欣喜地看到,歷經二十多年蓬勃發展,三峽集團已經從單一水電企業轉變為多種業態綜合發展、國內最大、世界一流的跨國清潔能源集團,而三峽集團始終不忘三峽工程是立身之本、發展之基、效益之源。三峽工程是“國之重器”,管理和運行好三峽工程,既是企業的發展需求,更是對國家對人民的責任擔當。
院企合作,源遠流長。趙憲庚院士說,作為我國工程科技界最高榮譽性、咨詢性學術機構,中國工程院正按照“服務決策、適度超前”的原則,著力建設“創新引領、國家倚重、社會信任、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科技創新智庫,以科學咨詢支撐科學決策,以科學決策引領科學發展。中國工程院和三峽集團歷來有著密切的合作。中國工程院成立于1994年,恰在當年三峽工程正式開工,工程院組織院士專家圍繞三峽工程科技創新開展了大量工作。1999年國家成立三峽工程質量專家組,錢正英院士領銜工程院多位院士擔當重任,為三峽工程建設保駕護航。三峽工程投產發電后,工程院于2008年、2013年和2015年先后三次組織三峽工程評估活動,對三峽工程決策、實施、運行進行了客觀評價,為三峽工程后期運行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工程管理學部和各位院士歷來深度參與三峽工程相關的咨詢活動。2009年5月,工程院工程哲學講師團赴三峽工地宣講,殷瑞鈺、傅志寰、張壽榮等六位院士分別發表精彩演講,引起強烈反響。2012年10月,工程院院長周濟、副院長謝克昌、工程管理學部、土水建學部等三十余位院士深入三峽庫區和三峽樞紐考察調研,就三峽工程環境保護、樞紐運行、地震泥沙等專題進行研討。這次召開的三峽工程管理研討會,既是對三峽工程技術和管理的進一步交流,也是對院企悠久合作歷史的延續。
他動情地說,世紀回眸,今年距孫中山先生最早提出三峽工程設想恰逢百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三峽大壩考察,對三峽工程給予高度評價,恰似橫跨一個世紀的歷史對話———三峽工程百年夢圓。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導向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三峽工程管理研討會,就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三峽工程的重要講話精神,研討三峽工程運行管理的模式方法,及其對長江大保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促進作用。各位院士專家在會上暢所欲言、獻智獻策,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他表示,“如同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一樣,長江也是不一樣的,每年、每月、每天都不一樣”。面對每天都在變化中的長江,需要加強管理,通過科技手段來調節水的流量,實現三峽樞紐的效益最大化和洪水的資源化利用。這就是“智能管理”的應有之意,需要在動態調度中加強與各個地方、各個部門的協調。
“相信三峽工程在長江經濟帶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會更加凸顯,對保障長江流域防洪安全、航運安全、供水安全、生態安全以及我國能源安全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也相信三峽集團在深度融入長江經濟帶、共抓長江大保護中能夠發揮骨干主力作用。”趙憲庚院士說。
《中國三峽工程報》記者唐東軍
(原載于《中國三峽工程報》,2018年6月9日第2版)
發布日期:2018年0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