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是興建三峽工程的首要任務,防洪也是三峽工程的首要功能。這是由長江中游防洪的嚴峻形勢和三峽工程在長江防洪體系中的重要地位所決定的。
在我國古代,長江流域中游的云夢澤一直是滯蓄長江洪水的天然場所。漢晉以后,云夢澤逐漸消亡,洞庭湖逐步取代云夢澤滯蓄長江洪水。到了現代,進入洞庭湖的長江洪水攜帶的泥沙不斷淤積,洞庭湖的水面面積和容積日漸萎縮,使其滯蓄長江洪水的能力大為削弱。分流入洞庭湖的洪水日趨減少,這就逼使大量洪水不能分流進入洞庭湖,而直接經荊江河道下泄。
荊江下半段地勢平緩,江水至此流速減緩,泥沙淤積,形成九曲回腸之勢,加之河底逐漸抬高,迫使人們不斷加高堤防。荊江大堤從東晉開始修建,目前堤面已與荊州城內的三層樓頂齊平。長江在荊江河段實際上已成為一條“懸河”。“萬里長江,險在荊江。”長江中游的荊江河段,其安全下泄流量只有6萬立方米每秒,防洪標準只有十年一遇,在全國七大江河中標準是很低的,與其保護的工農業精華地區的重要地位極不相稱。
據各類史書記載,自漢高后三年(公元前185年)至清末1911年初的2000年間,共發生較大洪水214次,平均每10年一次。宜昌水文站自1877年有實測資料以來,洪峰流量超過6萬立方米每秒的就有28次。
因此,每到汛期,荊江河段的洪水,時時威脅著洞庭湖區和江漢平原1500萬人民生命財產、2300萬畝耕地和重要城市、大量城鎮、工礦企業的安全。長江1931年、1935年兩次大洪水,因災死亡人數均超過14萬人。1954年大洪水,武漢市被洪水圍困百日之久,京廣鐵路100天不能正常通車。三峽工程建設期間發生的1998年大洪水,洪峰次數多、水位高、持續時間長,近700萬軍民在長江兩岸大堤上用血肉之軀嚴防死守,使大洪水造成的災害最大限度地減小,但仍然造成358.6萬畝農田受災,212.85萬間房屋倒塌,3004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約166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