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地面和地下都遺存有大量文物,這些歷史文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見證。尤其是三峽庫區,早在200萬年以前,已居住著中國最古老的“巫山人”,積淀著豐厚的巴楚文化,蘊藏著大量的地下、地面文物。
為最大限度地減少因三峽水庫蓄水而給文物保護工作帶來的損失,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根據文物的重要等級,地下文物有的實行發掘保護,有的原地保護;地面文物有的實行搬遷保護,有的原地保護,有的留取資料。
在三峽工程壩區(三峽水利樞紐所在范圍),中堡島位于三峽大壩的壩軸線上,在修建一期導流工程中,必須予以挖除。為配合中堡島地下文物搶救性發掘,工程建設單位兩次推遲進場施工時間,保證了中堡島地下文物搶救性發掘工作于1994年汛前圓滿完成,取得了豐碩成果。
在三峽工程庫區(三峽水庫淹沒范圍地區),從1958年起,為配合三峽工程前期論證工作,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湖北、四川兩省的文物考古機構和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的前身)考古隊,陸續進入三峽庫區,進行了多次調查和發掘。
1993-1994年,國家文物局組織有關單位,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對三峽庫區的地面、地下文物進行了全面調查、勘探,還進行了小規模試發掘,為編制三峽庫區文物保護規劃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文物研究所在湖北省、重慶市文物保護規劃的基礎上,編制了《三峽工程庫區文物保護規劃》。
三峽水庫淹沒區和移民遷建區共規劃文物保護項目1087項(湖北庫區335項、重慶庫區752項),其中需要保護的地面文物364項,需要保護的地下文物723處,規劃勘探面積3163萬平方米,發掘面積187萬平方米。
三峽庫區、壩區文物保護示意圖
1996—2007年年底,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70多個單位的文物專家、科研和考古工作者,10多所高等院校的教授和專家學者,共計1000多人云集三峽庫區,投入到舉世矚目的文物搶救保護工程。他們不怕艱苦,不辭辛勞,頂烈日,冒嚴寒,為了保護和搶救中華民族絕無僅有的文化遺產,用心血和智慧,應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在中國乃至世界的文物保護史上,寫下了令人贊嘆和敬佩的篇章。經過他們的艱苦努力和創新,圓滿完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范圍最廣、規模最大的文物保護工程——三峽庫區文物保護規劃規定的地面文物保護和地下文物發掘任務。
重慶市三峽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和宜昌市博物館以及有關市縣文物收藏單位收集和珍藏了許多三峽壩區和庫區的珍貴文物。